8月22日,工信部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强制性国家标准《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》有关情况。封面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,相对于现行标准,新出台的《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》新增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,强制性国家标准中管控物质扩增为10种。
据了解,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在电器电子产品中通常作为增塑剂添加使用,可以增加塑料的柔韧性和延展性,改善加工性能。但产品中如果超限值使用,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,在产品废弃回收处置时也可能会造成二次环境污染。对电器电子产品中可能含有的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进行源头管控,可为消费者健康“增加一道防线”,让消费者更加安心地选购和使用。
8月22日,工信部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强制性国家标准《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》有关情况。图片来源:工信部
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王鹏在发布会上介绍,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器电子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,2025年上半年,我国智能手机产量5.63亿台,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1.66亿台。同时,我国空调的居民保有量7.8亿台、彩色电视机5.5亿台、电冰箱5.3亿台、洗衣机5.02亿台、电热水器4.6亿台。
“我们每天都要和手机、电脑、家电等各类电器电子产品打交道,如不对有害物质进行控制,就可能会给使用者带来健康风险”。王鹏表示,从废弃后处理环节看,如不对有害物质进行控制,在集中处置时也可能导致有害物质浓度增加,造成土壤和水源的污染。因此,三牛注册登陆必须按照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理念,对电器电子产品设计、生产等环节提出要求,从源头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,降低环境安全风险。
据介绍,工业和信息化部着力推动我国电器电子行业绿色发展,与各方一道,逐步建立起中国RoHS管控体系。2016年,联合8部门出台《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》,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细化配套政策,强化有害物质源头管控,要求手机、电脑、空调、洗衣机等12类产品生产或进口企业,采取国家统一推行的自愿性认证或自我声明的方式进行合格评定。截至2025年7月,已有1400多家企业的3万多种型号电器电子产品完成合格评定,达到管控要求。
王鹏表示,近日发布的《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》强制性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完善我国RoHS管控体系,加快构建企业生产有标准、消费者购买有标识、政府监管有抓手、行业发展有保障的治理格局,推动电器电子企业生产更多更好的绿色产品,让绿色发展惠及每一个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