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3日,注册资本5亿元的青岛乐创无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,由海尔智家及其子公司青岛海尔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持股,业务范围涵盖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、智能车载设备制造、智能机器人及工业机器人销售等领域。
这是继2025年初成立海尔兄弟机器人科技公司、增资卡奥斯研究院、控股工业机器人龙头上海新时达后,海尔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又一关键布局。
从2015年首次涉足机器人赛道至今,海尔通过十年技术积淀、资本运作与产业链整合,正加速向人形机器人产业高地迈进。
1月3日,全资子公司海尔兄弟机器人科技(青岛)有限公司成立,业务涵盖智能机器人销售、工业机器人销售、特殊作业机器人制造以及人工智能相关软件开发等。
1月8日,卡奥斯工业智能研究院(青岛)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5000万元增至1亿元,经营范围涉及智能机器人。
2月16日,海尔旗下青岛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有限公司斥资超25亿元,成为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上海新时达的实际控制人。
2018年,发布服务机器人战略1.0,并引入人形机器人“Pepper”;
2022年,收购青岛波尔机器人100%股权,强化家庭清洁类服务机器人业务;
2023年,与乐聚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,推进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在海尔智慧家庭场景中的应用,并在2024年推出国内首款面向家庭场景的通用人形机器人 Kuavo(夸父)。
海尔的战略布局与青岛目前的产业规划高度契合。在青岛“10+1”创新型产业体系中,新一代信息技术、人工智能两大先导产业成为优先发展的方向。
此前,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11部门印发《青岛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(2024-2027年)》,明确到2027年建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,培育5-8家重点企业,并在关键部组件领域取得创新成果。
放眼全球,机器人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。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融合,极大地拓展了机器人的应用场景。在工业领域,机器人推动生产智能化升级,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;在服务领域,医疗、教育、物流等行业对机器人的应用日益广泛;在家庭场景中,智能家居需求的增长促使家庭机器人的功能不断拓展。
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最新《世界机器人报告》显示,中国拥有目前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。2023年中国占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总量的51%。同时,自2022年起,中国制造商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大幅增长,2023年达到47%,而过去十年这一比例一直在28%左右波动。
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、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在全国两会代表通道中表示:“人工智能是中国企业的时代机遇,相信会有更多中国企业创造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。”
海尔在机器人领域的持续深耕,不仅有助于自身在工业智能底层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上实现深化,更为青岛打造国内重要的人形机器人研发制造基地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通过聚焦关节器件、灵巧手等核心部件,海尔有望带动青岛机器人产业在全产业链条上实现突破,从研发、制造到销售、服务,形成更加完整且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。